采用靶向、非靶向及多组学分析方法对泡椒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及品质指标进行探究,分析泡椒关键品质与优势微生物的相关性。发现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是自然发酵泡椒中的优势微生物,其与8 种非挥发性代谢物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发酵过程中含量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通过接种植物乳植杆菌GZPFVP2101(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发酵泡椒,验证了上述8 种非挥发性代谢物中有5 种化合物与植物乳植杆菌GZPFVP2101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在发酵过程中含量显著增加(P<0.05):L-乳酸、对羟基苯基乳酸、3-苯基乳酸、儿茶酚和乙酰胆碱,其中对羟基苯基乳酸、3-苯基乳酸、儿茶酚和乙酰胆碱这4 种代谢物可视为植物乳植杆菌发酵泡椒中起关键作用的新型非挥发性代谢物。本研究对接种发酵辣椒高质量加工、营养品质提升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赵靓,领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加工系主任、发展规划处副处长。
从事果蔬加工研究工作,重点关注辣椒加工技术创新及副产物综合利用。担任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特色蔬菜加工岗位科学家、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秘书长、北京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未来食品分会秘书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果蔬加工技术分会委员、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五届中国调味品专家委员会专家、IFT Non-thermal Processing Division中国区负责人、《Food Engineering Reviews》和《Journal of Future Foods》编委、《食品科学》等杂志青年编委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大众彩票平台入口、面上基金项目,以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建立“辣椒加工教授工作站”。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近20 件(美国发明专利1 件);制定国家标准2 项、农业行业标准10余项;第一完成人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骨干获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类成果奖一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等省部及社会力量奖励9 项。
为深入探讨未来食品在大食物观框架下的创新发展机遇与挑战,促进产学研用各界的交流合作,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技术创新中心(动物替代蛋白)及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主办,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药学与食品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宿州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大连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检测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大食物观·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即将于2025年5月24-25日在中国 四川 成都召开。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食品产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环境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并着重关注食品科学、营养安全保障的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贯彻落实“大食物观”和“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Journal of Future Foods》杂志,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现代食品创新研究院共同举办“第十二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本届年会将于2025年8月9-10日在中国 湖南 长沙召开。大众彩票大众彩票